約翰福音四46-54(5)

 

約翰福音第四章第四十六節~五十四節  
大臣的兒子第五講

約翰福音:4:46 耶穌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,就是他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,有一個大臣,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。

約翰福音:4:47 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,就來見他,求他下去醫治他的兒子,因為他兒子快要死了。

約翰福音:4:48 耶穌就對他說:若不看見神蹟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

約翰福音:4:49 那大臣說:先生,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,就下去。

約翰福音:4:50 耶穌對他說:回去吧,你的兒子活了。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,就回去了。

約翰福音:4:51 正下去的時候,他的僕人迎見他,說他的兒子活了。

約翰福音:4:52 他就問甚麼時候見好的。他們說:昨日未時熱就退了。

約翰福音:4:53 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你兒子活了的時候,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。

約翰福音:4:54 這是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蹟,是他從猶太回去以後行的。

今天我們要交通,這一個大臣他蒙恩的第三點,也就是四十七節求他下去

因為他的兒子快要死了,這是他剛蒙恩時的一個景況,他的想法是主跟著他一起去醫治他的兒子

很多時候我們也都是按著我們的想法,希望神是這樣幫助我們,那樣幫助我們

我們總以為主要親自一起下來,或要按手,或要有某一個動作,我們才會得到幫助,才會得到醫治

但我們要記得福音書中有三十五個神蹟,而每個神蹟都是不一樣的方式,我們是不能用一個方式,一個公式,將神的兒子套住

神是很樂意的幫助我們,但不是按著我們的想法,或者方式

列王紀下五章中提到,有一個人是敘利亞國的乃縵,他當初要來得醫治時,他來到了以利沙的家,結果以利沙連見他都沒有,只差遣使者告訴他,去約旦河沐浴七次,他就必復原,結果乃縵卻生氣的走了

列王紀下:5:11 乃縵卻發怒走了,說: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,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,在患處以上搖手,治好這大痲瘋。

大家看見了嗎?這個就是他驕傲的地方,他有他的想法,有他的看法,有他的成見,他甚至認為要來得醫治都必須按著他的方式

最後是他的僕人來勸他,他才順服下來

而當他這樣祈求時,主是怎麼說的呢?

約翰福音:4:48 耶穌就對他說:若不看見神蹟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

不管怎麼看這一句話,總不是客氣的話,甚至帶著責備

大家先回到這一位父親的感覺裡,當他說出他的兒子快要死了,他已經耗盡了他的力量

而從迦百農要走到加利利來,也需要一段很長的路程

他正發出了一個痛苦的哀求,但是最先得著的卻是主的責備,若不看見神蹟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,你們雖然是說給大家聽,但也包括了這一位身心俱疲的父親

大家想如果我們是這一位父親,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?是生氣轉頭離開嗎?

會不會感覺主沒有同理心呢?會不會要顧且我們大臣的一個尊嚴呢?那麼他怎麼反應呢?

約翰福音:4:49 那大臣說:先生,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,就下去。

約翰福音:4:50 耶穌對他說:回去吧,你的兒子活了。

我們要注意,這是他再一次的祈求,他並沒有因著主耶穌的責備而離開

而他第二次的祈求仍然是希望主跟他一起下去,這表示他的信心是不完全的,他只能夠信主能醫治,不信主的能力可以越過時空

當然主也很能知道,他這時候的景況與軟弱,就對他說回去吧,你的兒子活了

我們要曉得主是醫生必然不會拒絕病人,主的確很樂意施恩給人,很樂意解決人的問題,但不是按著人的想法跟方式

而主講得話那麼重,是因為要醫治孩子之前,要先對付人裡面的不信

就像是一個睚魯的父親,他的女兒快死了,主要叫他女兒復活之前,必須將所有不信的因素攆出去

最後我們來思想,我們遇到難處的時候,我們會來祈求祂嗎?

而我們遇到挫折時能夠繼續的禱告嗎?

希望大家可以更深的了解,當我們禱告時,我們的態度是要讓神來做祂要做的事,而不是讓神來做我們想做的事

盼望我們都有信心來承接神所有的應許